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大汉有活爹 > 第二百四十六章 有轨电车

第二百四十六章 有轨电车

第二百四十六章 有轨电车 (第1/2页)

长安城的变化已经让人非常的看不懂,看不清楚了。
  
  但,在研究院内部,又是另外一副光景。
  
  说实在的,如果不是霍海不希望历史上留下的记录是“霍海发明了发电机”“霍海发明了电灯”“霍海发明了电机”,这些东西他早就做出来了。
  
  甚至于电机这种东西,只要能把铜丝拉出来,霍海能手搓电机。
  
  这难道不是四驱车爱好者的基本能力吗?
  
  虽然霍海做不到自己搞出能破纪录的马达,但是赶时髦自己也是缠过电机的。
  
  虽然电机不等于马达,但马达等于电机,而且,还是级别比较高的电机。
  
  但,就算霍海不出手,最基础的发电机,电机,还有电灯,也已经发明出来了。
  
  霍海算了一下时间,距离电力理论出世,已经过去六年了。
  
  六年过去,也说不清楚是谁发明出来了电机和发电机。
  
  准确的说,一开始的汽轮机是儿宽他们做出来的。
  
  但那个蒸汽轮机,和霍海认知上的蒸汽轮机差距巨大。
  
  就是用了蒸汽机一样的原理,用烧水来用蒸汽催动轮机转动产生电,然后用电线传输到远处。
  
  说白了,就是制作了一个发电的线圈结构,用转轴连接在了蒸汽机上,把蒸汽机的活塞结构,换成了汽轮。
  
  那就是第一代汽轮机。
  
  应该说,是儿宽和法第还有黄角,各自发明了这个原始蒸汽轮机的一部分。
  
  组合在了一起。
  
  而这几年过去后,这个原始蒸汽轮机的结构,全部都在改进。
  
  从气缸结构,到气管结构,到汽轮结构,加第二汽轮,反向汽轮,汽轮开口方向,转轴密封技术,转轴精细结构。
  
  一步一步的提升。
  
  提升到现在,真的说不清楚是谁发明了这个东西了。
  
  而电机的改进,是一回事。
  
  电灯更是如此。
  
  这电灯的制作,就是一种赌运气的行为,实验的材料够多,才能试验出真正靠谱能用的那一种。
  
  这就是纯看运气了。
  
  也许试验了十次,就试验到了,但如果重来一次,也许试验十万次,才能试验出来。
  
  最恐怖的是,现在,这一切集中在了研究院。
  
  在前世,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,化学,物理,材料学,各种尖端技术,分散在十几个国家,时间跨度也很大,也许某个新技术用得上的材料,其实几十年前就已经出现了,只是时间太久了反而被遗忘了。
  
  有时候发明出的技术,一直没有材料,甚至到了二十一世纪,技术都已经过时了,都还没找到适合的材料。
  
  比如特斯拉汽轮机结构。
  
  而在现在的大汉,根本不是这么回事。
  
  全世界,百分之九十九的科技研究集中在长安。
  
  长安城百分之九十九的顶级科技技术研究聚集在皇家研究院,各种理论技术和前沿技术至少也有六成到七成在皇家研究院。
  
  这种情况下,真的很难试验出电灯材料。
  
  因为特别容易走偏路。
  
  有时候,实验到了某种材料,结果发现点亮时间挺长的。
  
  以为找到了答案。
  
  但其实,有可能这种材料就是这一族材料中点亮电灯最久的,一下就带偏了整个研究风向,导致全体跑偏。
  
  而这种材料,在研究院数不胜数。
  
  从木焦油被蒸馏分成了几种材料,开启了化工工业时代后,目前通过石油煤炭制造的化工产品霍海都不知道有多少,其中有明确功效已经在市场上正常使用的化工品,都已经有二百多种了。
  
  包括给手术刀消毒的那些,已经都革新了两三代了。
  
  所以,材料多了,反而对这种需要穷举法实验的发明,是一种折磨。
  
  但是,电力设施在整个研究院,依旧还是铺开了。
  
  所有的实验员,既是实验员,又是实验员。
  
  每个人既然有自己的实验要做,也要成为整个电力体系的实验员。
  
  霍海有一段时间没来研究院了。
  
  现在的研究院,人口大量扩充,已经是第三代们作为主要动力了。
  
  当初霍海带出来的第二代大多数本身就是工人,是半路出家,学习新学,技术转换,他们研究有好有坏,好处是他们本身富有经验,并且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,所以研究天马行空,有时候有很多离谱的研究,但,其中一部分真成了。
  
  而第三代不一样,他们接受过长时间的新学培养,进行过长时间的工学培养,接受过第二代灌输的经验。
  
  所以他们做起实验来,没有了那种天马行空,但稳扎稳打。
  
  整个研究院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  
  霍海刚刚进入研究院区域,马车就被拦停了。
  
  霍海从窗户往外看了一眼,看到是熟悉的研究员:“你小子想干嘛?”
  
  霍海还以为他有什么问题需要问。
  
  结果那小子跟蒋不疑叨叨了啥。
  
  蒋不疑回头跟霍海说:“大司农,他们请您下车,要不坐蒸汽车进去,要不坐有轨电车进去。”
  
  霍海挑眉:“嗯?”
  
  蒋不疑小声:“研究院里面的各种研究成果,需要做实验,但是有规定电力设备不允许在外面使用,所以研究院内部就干脆把各种研究成果在内部测试。”
  
  “因为研究院人本来就少,所以全部都要参与各种测试。”
  
  霍海点头:“我明白了,把我当小白鼠了,行吧,换就换吧。”
  
  其实,这事情霍海是知道的,只是忘了。
  
  这事儿是陈安提出的。
  
  作为技术学院副院长,陈安比杨连成这个研究院副院长存在感低很多。
  
  主要是陈安性格没有杨连成外显,而不是他真没存在感。
  
  毕竟研究院这些优等生,全都是从他的技术学院培训过,在里面成为佼佼者,才能来研究院。
  
  所以实际上在研究院内部,陈安地位还是很崇高的。
  
  他提出的建议,虽然不是强制性的,但几乎所有人都愿意听。
  
  而陈安之所以提出这一条,也是因为他大匠的身份,鲁班传人的身份。
  
  鲁班的《缺一门》陈安一直深信不疑。
  
  但是现在,陈安渐渐知道了缺一门究竟是什么道理。
  
  安全生产,熟练生产,是大问题。
  
  不熟练首先就很危险,其次,熟练了之后更危险,要按照安全制度来,才能真正的保证安全。
  
  否则,随机带走手脚不是开玩笑的,甚至随机带走家人,都很正常。
  
  当初葛楠不就是因为做其他火药实验的时候,引发了库存硝化棉爆燃最终没了的么?
  
  所以,陈安提出了在研究院进行电力设备实验的想法。
  
  道理很简单。
  
  研究员们自己要用的东西,研究员们又很清楚电力的恐怖,随便杀死一头牛,更别说人了。
  
  两条合在一起,他们要做实验者,才会保证实验品的安全性。
  
  霍海下车后,看了看新一代蒸汽车,又看了看旁边的有轨电车。
  
  这个有轨电车比较粗糙,各种设备直接挂在车箱体上,各种线裸露在外,虽然使用橡胶进行了包覆,但看起来杂乱无章。
  
  和它进行鲜明对比的是,路边的电线杆电线的有序和规整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