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2章 :国事之繁 (第1/2页)
回家的感觉是不错的。
同妻儿安睡,与嫂嫂、伯兄、侄儿一家团聚饮宴,都让吴广在长达八个月征程中积累的疲惫感减轻。
不过回到邯郸后需要他处理的事情并不少。
对唐国来说,现在最重要的是两件事。
第一件是即将开始的春耕,第二则是招募精兵。
春耕是大事,甚至可以说是国之命脉,对国力的影响是最直接的。
有粮才有兵,有粮才能打仗,这是一切的基础。
“吾等已派工师和农官前往诸郡县,命各地田部推广曲辕犁和大王所言之沤肥法,邯郸巨鹿两郡已有许多县邑开始实施。按现在的速度河内、河东两郡今年应该能够推行。至于燕代、上党、太原等地,因时间、距离和人手问题,上半年春耕是来不及了。”
大司农罗云在殿中汇报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。
吴广道:“足够了,今岁先在一部分地区试行,若是效果不错,其他地方明年自会跟进。”
时间紧迫下能在赵地、河内、河东加上关中那边推行已经足够了。
当然这些新技术前期的推广需要官府强制进行,否则一些“守旧派”定然会站出来进行抵制,这对整个国家的发展不利。
这方面又得感谢秦国遗留下来的制度体系。
中央有大司农(治粟内史)主管农政,往下各级皆有专司农事的官吏,特别是基层除了“乡部”外,还设置了一套平行的机构,田部。
田部中有都田啬夫,田啬夫、田部佐、田典等官吏,负责县乡里农田水利之事,整套田部制度完整成熟。吴广只需沿用此制度,就能让他在中央关于农业的指示,通过层层田吏,传达到最基层的里闾。
碍于时代原因,中间命令的执行或许会出现一些问题,但对大方向的影响不大。且曲辕犁提高生产效率,沤肥法增加粮食产量,只要有一部分地区能够推行成功,到秋收时粮食产量大增后,其他地方的农夫都会争相效仿学习。
没有人会和增收粮食的技术过不去。
“春耕之事牵涉到大量青壮男子,大王若要选募精兵,在春耕后施行比较好。”
右丞相吕青在罗云禀报完农业情况后,又提到了募兵之事。
吴广先点了点头,又提出了另一个解决办法:“燕赵多慷慨,有许多人不事生产,可前期招募五千人,待春耕后大举招募便是。此番募兵两万余,加上关中所募之兵卒,寡人欲重建虎贲军万人,并再设羽林、龙骧、飞熊三军。”
“大王,何为羽林?”
“为国羽翼,如林之盛,故名羽林,此军当为寡人之亲卫禁军。”
吴广声音有力,当众定下了四军之名号。
之前关中募兵两万人,吴广回归带走了一万人。
留守关中的万人将被立为飞熊军。
被吴广带到河北的万余秦人则会和河北招募的两万人一同,分属于羽林、龙骧、虎贲三军。
至于具体的招募和分属事宜,吴广将其交给了专业人士。
“后续三军招募和分营练兵之事,暂由左将军、韩将军、伍将军负责。”
赵人司马卬、燕人韩广、楚人伍徐。
三个不同出身的将军,代表了唐国内部的三支势力。
至于关中所募的秦卒,因司马卬在关中负责训练他们的缘故,秦人对其多有亲近感,司马卬在某种程度上也将代表军中秦人的利益。
“末将司马卬遵大王令。”
“末将伍徐遵大王令。”
“末将韩广遵大王令。”
三将上前,大声领命。
这三人的名字,引起了群臣中一人的注意。
叔孙通眉头紧皱,双目打量着韩广。
之前一个被他忽视的问题,涌上心头。
上下礼仪,有些东西得注意啊。
而在处理完春耕和募兵之事后,陈馀又站出来,提到了另一件重要的事情。
“大王昔日与燕民约法三章,使得万民归心,燕地速定。然则今过年余,燕地法制不行,多有乱事,四处皆有人行欺诈诡谋,民众多生怨言,常有燕民受欺辱之后上告官府请求判罚,然秦法既废,官府亦无法可依,致使犯罪猖獗,地方不稳。故有不少燕民上书,请求大王再行法制,此事请大王虑之。”
陈馀为九卿之一的廷尉,掌管唐国法律之事,这大半年来做事勤恳,河北之地的安稳离不开他的贡献,他现在说的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。
而且是吴广在施行约法三章前就已经料到的问题。
约法三章,是一种收拢人心的临时手段。
吴广借助此招速取燕地,得到数百万燕人的拥护,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后方,可以应对秦军的攻势,这手段的效果非常好,但同样副作用也很大。
偌大的地域,数百万的民众,不可能仅靠“杀人者死,伤人及盗抵罪”进行治理,这简单的三条法律还不足以维持一个稳定的社会。
人都是有私欲,有私心的,为此犯罪再正常不过。
严刑重罚下,尚且会有人冒险去犯罪得利,更不要说约法三章留下的大漏洞。
杀人、伤人及盗抵罪。
除三者外有很多犯罪不在其中,比如欺诈勒索,威胁辱骂,还有通奸,教唆之类,总之施行约法三章后的燕地治安有些不太妙。
犯罪横行,让许多燕人忍受不了,很多人在遭受欺辱后前往官府请求公道,结果法律已废,就连官府也对“三章”之外的犯罪行为无能为力。
这让许多人感到绝望,渴望能像赵地一样施行在秦法上修改删减后的唐律。
吴广想了想,问道:“廷尉以为上求官府者是黔首庶民多,还是地方豪族多?”
陈馀一怔,道:“欲恢复法制者,多是黔首庶民,地方豪族并无多少请求。”
左丞相舒欣出言道:“燕地豪族势力颇大,无法律约束下,多对黔首威逼利诱,兼并田地财产,借此牟利者甚众。大王若欲在燕地重行法制,彼辈定然反对。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