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7章 ,定向清洗与加强监管 (第1/2页)
大汉十年,十一月二十五日,长安城
徐凡看到叶腾从九原郡传回来的信息,内容让他眉头紧皱,亲自接待还算不得什么,但封锁街道乃至于抓人就太过了。
“把安陵的信息给朕找来。”大汉2000石的官员有好几百人,徐凡对安陵的信息也不是很了解。
侍从很快就找来安陵的信息,徐凡才知道安陵原来是南郡豪强出身,先跟着共敖和大汉分道扬镳,后面又加入南征军,跟着季布一起杀进长安城。而后得了一个大礼包式的男爵,接下来几年按部就班的做官,去年升迁成为了九原郡太守。
徐凡看完安陵的信息之后喃喃自语道:“看样子,要对汉吏来一次精准清洗,把上个时代的残渣清洗出去。”
大汉对战国贵族,秦吏清洗的比较彻底,但因为徐凡的部下大部分都是楚人,同时他们起义的地方也是楚地,当初有大量的楚国的贵族豪强投靠徐凡。
而徐凡也需要这些人提供人才稳定政权,尤其是大汉的地盘越来越大,对人才的缺口也越来越多,自然需要这些楚国贵族豪强的帮助。徐凡大汉对楚国的贵族豪强一直清洗的不是很彻底,但现在大汉的政权已经稳固了,每年可以培养出十几万高素质人才。
当初楚地的贵族豪强对现在的大汉来说有害无益,他们只会带坏大汉的贵族,弄什么尊卑有序的传统,恶化大汉的政治环境,现在要把他们毫不留情地清理出汉吏系统。
至于教育他们,让他们改变。徐凡是不会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,他们的三观早在青年时期就形成了,这是很难改变的,甚至可以说不可能改,与其花大力气改变他们,不如简单明了的清洗他们出汉吏团体。
“找戏曲令过来!”
“诺!”
没多久鲁舒对徐凡行礼道:“臣戏曲令鲁舒拜见陛下。”
徐凡道:“不用太客气了,给鲁舒找个椅子坐。”
侍从搬一把椅子给鲁舒,他正襟危坐。
徐凡把叶腾的奏折给鲁舒看,等他看完后道:“从这事情可以看出汉吏的思想又开始松懈了,朕想要你编写一个戏曲,名字就叫《是,太守》,主要讽刺那些贪官污吏,排练好之后要在整個大汉巡回演出重点是给汉吏看。”
而后把一些里面经典的台词告诉鲁舒,像什么我们宣称不知道这个问题,让他进行汉化。
鲁舒听完虽然神情没有改变,但内心却在骂娘了,这是要让他自绝于汉吏之外。
但他也明白自己的权利来自天子,只能道:“臣领命。”
徐凡一向舆论先行,看到这戏曲汉吏都不警觉的话,被清理出去也是自找的。
而后徐凡又找来御史大夫吴广,廷尉吴军两人,给他们看了叶腾的奏折道:“我大汉需要对楚国出身的贵族豪强来一番定点清洗。以前不动他们是因为大汉需要他们,但现在他们已经成为了我大汉身上的毒瘤了,要把他们清理的干净,让我大汉彻底告别混乱的战国。”
吴广想了想问道:“要是波及的老兄弟怎么办?”
徐凡想了想道:“要是太过分的一起清理出去,但要控制范围,不能引起大汉官场的震荡。”
像明太祖那样的清洗虽然解气,但对一个国家来说伤害太大了,朱元璋这样不分对错的清洗,反而让明朝的官吏团结一起来对付皇帝,这是极其不可取的。
就徐凡了解的历史来看,贪官会一直存在,而且看不到彻底解决的方法,所以徐凡不会像朱元璋那样想着一劳永逸,而是定期清理无能昏聩的一批贪官,保持大汉的贪腐在一定的范围内,震慑住其他汉吏,这才是长治久安的方法。
吴广,吴军两人得到徐凡的旨意道:“诺!”而后就退出去了。
戏曲团府衙。
鲁舒回来之后,先命令手下找来团长陈莲,副团长陈月前来议事。
而后他苦着脸道:“这种得罪人的戏曲该如何编?”
这戏曲要编出来,他不说自绝汉吏,也要变成人人喊打了。
没多久陈莲和陈月到来问道:“找我们有什么事情?”
鲁舒把天子的命令转达给她们两人。
陈莲惊喜道:“这要是写成戏曲必定是精品,我们戏曲团已经很久没有出精品戏了。”
鲁舒没好气道:“你难道看不出这样的戏曲拍出来,我们会得罪很多人。”
陈莲满不在意道:“得罪了就得罪了,我们戏曲团还用害怕这些汉吏。”
陈莲不但是大汉的2000石官员,还是大汉的伯爵,加上戏曲团的特殊性,她也不用在意其他汉吏的看法,自然就不怕得罪他们了。
倒是陈月道:“我等不知道汉吏是如何做事的,光靠天子提点的这些句子,想要写的好只怕很难。”
陈莲道:“我等提议天子让我们也进入衙门当给汉吏观政,这样写的才真实,鲁曲令你不是一直发牢骚说自己有一身治国安邦的本事,只是没地方发挥,这次可以给你发挥发挥,让天子给你当一个假县令,过过几天治理地方的瘾。”
陈月笑道:“姐姐这个提议好。”
鲁舒无语了,他明白陈莲两姐妹是不可能害怕得罪汉吏的,但他却艰难。
不过陈莲的提议也让他眼前一亮,身为一个读书人,他一直有治国安邦的理想。只可惜他这个理想一直没有实现,他的职位一直很务虚,而大汉却是一个极其务实的朝廷。三公九卿都是极其务实的能吏。
像他这样的职位,基本上是没有上升空间的,更不要说攀登丞相的宝座。
要是他能自理好一县之地的话,他就可以转入政务官行列,这样就有资格成为太守,九卿乃至大汉的丞相。
这个戏曲令谁想当,谁当,某要去当县令,太守施展抱负。
话分两头,在叶腾奏折到来不久,萧何也送上他的调研报告,主要讲了三川郡的情况,还有他遇到的问题,底层的百姓,对三川郡的繁荣的手工业,商贾云集的市集,快速扩张的人口都有讲,一本奏折整整写了上万字。
对于萧何介绍三川郡的情况,徐凡倒是有的想起了他后世生活城市的发展,生活在其中感觉不到,但却是每年都在进步,他记忆当中的老破小到了高中已经变成了金融大街,还山寨了一个什么双子大厦。就是因为有这样的经历,所以对徐凡这代人来说,变革才是常态。
不过徐凡最关心的却是萧何上报三川郡纺织业的数据,550万匹,这个数字是极其庞大的,按照大汉百姓每年消耗布匹的数量,这个数字足够500万大汉的百姓使用,这还只是三川郡一个郡,整个大汉有50个郡,虽然大部分都不如三川郡的纺织业发达,纺织业也在快速增加,每个郡哪怕生产几十万匹布,这也是一笔极其庞大的数字。
整个大汉不到4400万人口,要是加上大汉辐射范围内的人口可能是5000万—6000万左右,以这个时代的人消费习惯,哪怕每个人消费一匹布,大汉范围内的消费市场5000万匹布左右,纺织业以现在规模增长,大汉第二个产能过剩的行业要诞生了。
而且这次的产能过剩和粮食不同,粮食多了,百姓可以自己囤积,可以酿酒,做饲料,甚至减少粮食的种植面积扩大丝麻的种植,扩大大豆,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种植。
粮食即便是不卖也是可以的,粮食特色的属性导致粮食常年过剩,商品属性的粮食会减少,大汉全体农户承担了这笔损失,没有造成经济危机,甚至对生活在城市当中的市民有好处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