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九章 人选(为盟主活着看到尤文拿欧冠加更) (第2/2页)
「老夫倒是想让山彦林去荆州,不过他已自芜湖移镇历阳,又是外戚,
如何能走?」诸葛恢自嘲一笑,说道。
大晋朝的天子是司马哀,皇后是山宜男,外戚只有一家,即河内山氏。
琅琊诸葛氏算什么外戚?王妃也能算外戚吗?
如果天子生母荀氏出身颍川的话,那倒也能算外戚。奈何荀氏是燕国人,出身低贱,只是一个宫人,身上可能还有西域胡血脉,家族更是亡失于战乱之中多年,根本提供不了助力。所以,山氏他们必然要留在建邺左近制衡王氏,轻易不能动。
琅琊王氏倒想让王彬或王含出镇荆州,但侍中刘等人激烈反对,最终作罢。
对这件事,诸葛恢心中冷笑,都什么时候了还在内斗?
鉴于这种情况,派诸葛恢出镇荆州,儿乎已成必然。
他知道推托不了,于是提出了条件:罢湘州,将诸郡并入荆州。
「妇翁若去荆州,京口怎么办?」司马冲问道。
「大概是派宗室出镇吧。」诸葛恢想了想,说道:「实在不行,只能重新启用刘越石,他在建邺无根无基,只能依附天子。不过他也六十了,又能镇得几年?」
听诸葛恢这么说,司马冲有些失落。
他知道京口和自己没关系,但就是忍不住失落,好像有什么属于自己的东西丢了一样。
「别多想了。」诸葛恢看了眼女婿,叹道:「时局如此,过一天算一天。」
「妇翁你——.」司马冲不意诸葛恢说出如此丧气的话,有些惊讶,也有那么点生气。
「多出去走走,到建邮转转。」诸葛恢意味深长地说道。
司马冲只觉遍体生寒。
「这次回京,老人又走了两个。」诸葛恢叹道:「等他们都走光了,天下会如何?你不知,我亦不知。大势若此,浩浩荡荡,我等不过随波逐流罢了。」
司马冲无言以对。
诸葛恢只在金城逗留了一天,三月十一,他奉诏入台城面圣。
******
台城西北角、东宫以北有弘训宫。
说是宫,其实是东吴残存的别苑精舍翻修了一下,以供人居住罢了。
弘训宫的主人是石氏,即琅琊王司马冲的生母。因司马睿生前令诸子以母礼事之,故得以独居一宫。
天子、皇后固然无法每天侍奉晨昏,但大晋朝以孝治天下,两人还是时常来看望的,今日便是了。
石氏心中还是有怨气的,但这怨气不是针对天子,而是皇后山宜男。不知道为什么,就是看她不顺眼,或许是之前争斗过吧。
山宜男对她也没什么好感,不过场面工夫做得还是不错。
婆媳两人行走在青草地上,看着波光粼粼的运渎,说着言不由衷的话。
「终日闷在宫中,偶尔出来走走,却也不错。」石氏随手拂过柳枝,脸上满是幽怨。
山宜男随口附和了一声,看了看石氏脸上的表情,沉默不语。
作为皇后,对宫中情形她还是了如指掌的。
石氏时常发些幽怨之语,活似欲求不满的妇人,让她颇为不齿。
那事有甚好的?她反正觉得没什么意思,一点不舒服。
终究是小姓人家出来的,登不得大雅之堂。
「荆州之战后,朝中人心浮动。天子又是那个性子,皇后要多费些心思了。」石氏突然出声道。
山宜男应了声。
陶侃大败消息传来时,她其实也惊悸过一会,随后强迫自己冷静下来。
她不懂军事,想不出什么妙招,只觉得而今只能以水师封锁大江,勉力守御,同时加紧操练禁军及外镇兵马。
除此之外,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。
「听闻邵勋才四十三岁?」石氏突然问道。
山宜男嗯了一声。
石氏叹了口气,道:「这个年纪的男人,智略臻于鼎盛,而春秋犹盛最是野心勃勃的时候,对什么都不满足。他不会善罢甘休的。」
山宜男有些惊讶,问道:「为何这么说?」
石氏看了她一眼,摇头道:「先帝当年便是如此。」
说到这里,石氏深深地叹了口气。
山宜男静静地看着她,只觉这声叹息中饱含着非常复杂的情绪,一时间竟然难以理解。
正想说些什么,大长秋快步入内,低声禀报道:「皇后,陛下要回太极殿了。」
山宜男点了点头,转身看向石氏。
石氏不待她说话,便道:「我这边无事了。」
山宜男行了一礼,转身离去。
弘训宫外,诸葛恢已向天子司马哀告别,心事重重地离开了。